2019年5月16日在教學樓B405教室舉行"詩詞大會"活動。本學期,我們在全校廣泛開展“詩詞進校園,詩詞強素質,詩詞育新人”的活動,通過文化熏陶,道德教化,情感激發,培養了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,探索了一條加強和改善同學們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。
中國是詩歌王國,中華民族是酷愛詩歌的民族。中華詩詞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瑰寶,它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,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,有無窮的藝術魅力。孔子曰: “小子何莫學夫詩?詩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,可以事父事君。”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,一部文學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詩史,特別是唐宋時期所興盛的近體詩和詞,構成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存在形式。從白居易、蘇軾、李清照、辛棄疾直至魯迅、毛澤東、柳亞子、葉劍英,他們的詩作,名垂汗青,萬古流芳,永照后人,推動人類文明不斷發展,也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寶貴營養。
因此,我們說,“詩詞進校園”,這是中華詩詞文化的開拓延續,這是精神文明的巍巍殿堂,這是繁榮富強的咽喉橋梁。中華詩詞走進大中小學校園,是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的重大戰略舉措。讓中華詩詞陶冶學生的情感,讓中華詩詞塑造學生的心靈,讓中華詩詞完善學生的人格,普及校園詩教,不僅是關系到民族文化精粹得以存亡繼絕的大事,也是提高民族審美品格和生存智慧的根本舉措,是落實‘三個代表’重要思想、‘以德治國’、‘以德育人’的重要內容,更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固本培根的千秋大業。
